文章
  • 文章
搜索
最新资讯
更多
  • 世纪联华·正大集团泰国榴莲嘉年华暨战略合

    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深化两国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同时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4月30日,由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股份与正大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泰国榴莲嘉年华暨战略

  • 可心柔荣获CIC灼识“保湿纸连续八年全网

    近日,可心柔获得由知名权威咨询机构CIC灼识授予的“保湿纸连续八年全网销量第一”市场地位确认证书!保湿纸:洞察人群需求,实现品类创新传统观念中,保湿纸是母婴群体

  • 华润万家焕乡计划之百家基地建设,正大鲜鸡

    千载葱茏崇明,耕耘生态底色。4月22日,华润万家“百家基地建设”——正大鲜鸡蛋养殖基地正式揭牌。华润万家总经理奚勇、华润万家首席财务官阳红霞、华润万家副总经理陶

  • 新华网携手红餐网推出《舌尖上的经济浪潮》

    4月30日,由新华网与红餐网联合推出的专题《舌尖上的经济浪潮——餐饮产业透视》正式上线。该专题立足餐饮产业前沿,通过全景式调研、深度访谈、数据可视化及案例解读等

  • 山野悦己季,萃雅让东方美学融入日常

    清晨的露珠还缀在四川绵竹中国玫瑰谷的花瓣上,萃雅(Beautrio) 觅境寻真,以花悦己 玫瑰溯源活动已拉开帷幕。万亩花田在雪山融水的滋养下生机盎然,这场别开生

  • 一支“绿色心情”国民雪糕,用“绿色魔法”

    近年来,绿色环保的消费选择,成为大众热门话题,越来越多消费者正在践行低碳、可持续的生活理念。在这之中,国民雪糕品牌“绿色心情”通过开展包装回收再生、公益净水合作

  • 海柔创新助力美西风格服饰零售企业Boot

    海柔创新作为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专家,一直致力于服务全球客户,为全球鞋服、零售、电商、汽车等行业客户提供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 近期海柔宣布与美式西部牛仔服饰经典品

  • 挪瓦咖啡海外首店落地墨尔本,迈出全球化布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8日,中国咖啡品牌NOWWA挪瓦咖啡海外首店正式登陆澳大利亚墨尔本,开启海外市场拓展新篇章。据悉,挪瓦海外首店位于墨尔本维多利亚州伊丽莎

  • 第34届INTERWINE中国(广州)国

    中国酒类市场发展迅速,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放眼全球,各国 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酒类,其在全球 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商业合作具有举足轻重的

  • 2025苏迪曼杯火热开赛 皇冠曲奇助力丹

    羽林争霸烽火重燃,实力竞逐苏杯荣耀。4月27日至5月4日,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在厦门凤凰体育馆举行,全球顶尖羽毛球选手齐聚鹭岛,为荣誉而战

详细内容

阿里零售通:要做600万小店的“芯片”?

时间:2020-09-06     作者:零售商业评论【原创】   阅读

在国内,小店好做吗?

我们先不着急下结论。先从一个案例来说,在义乌一家丹丹天猫小店,年净利润竟然能做到100万+。平均每天营业额在2万左右,高峰能做到3-4万/天,年营业额超过700万。更重要的是,其70%的流量来自线上(饿了么下单)。事实上,这家小店的背后是阿里零售通的全面加码。

这家小店的成功,也是阿里零售通的成果化缩影。经过5年多的苦行僧般的深耕,零售通终于完成第一阶段的地基建设。现在已经站在了新的高度谋下一个5年棋局。今天,我们通过5个关键词来解读阿里零售通的新局面:小店经济、W计划、芯片战略、天猫小店+、同城零售。

小店经济

要知道,中国大约有600万家“夫妻小店”,它们是中国商业的“毛细血管”,贡献了快消市场40%的出货量。我们再看过往10年,电商的大规模发展,小店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下降。

根据零售通平台数据,即使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2月仍有50%的小店坚持开业,3月这一数字超过80%、4月超过95%。可见小店的生命力顽强。

从便利店整体市场的发展来看,国内便利店的饱和度其实还远远不够,在行业内连锁品牌便利店的发展速度毕竟有限,有数据预测到2022年门店数达到30万家。这个体量相比600万的小店来说,还是太小的体量。

我们认为,便利小店业态在国内的发展其实还远远没有爆发其潜能。小店经济绝对要迎来了其发展的“第二春”。

怎么来理解:

1、新零售的车轮正在加速这个便利小店业态变化。零售业要实现线上线下的流量打通,便利小店一定是前端的高频流量及获客抓手。便利小店其实要成为一个信息岛。我们也就看到阿里、京东、苏宁等都在加码布局便利小店,此前抢着去翻牌或者直营便利店。

2、再加上国家政策现在在大力扶持小店经济。夫妻小店正在迎来其全面爆发的关键时刻拐点。

但也需要直面一个核心问题:便利小店两极分化严重。这个分化的点其实就在“数字化”。传统小店已经站在了转型的分水岭。如何让600万小店尽早对接数字化新零售,也是阿里零售通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W计划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5年前,阿里零售通从最开始承担的任务,就是要“去两极”。将小店统一向数字小店一个方向上引。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零售通事业部总经理林小海构想他想要的蓝图。“通过数字操作系统,数百万家小店连接在了一起,如同一片片‘孤舟’组成‘航空母舰’,”,数字小店的规模化,有望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战略价值和社会价值。

但这个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毕竟传统思维根深蒂固的便利小店,一下要打破经营习性,还需要时间来转变。阿里零售通走到今天,这一路走的并不容易。

前期,林小海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商品上,在零售通从0到1的第一阶段,一步一步冲破品牌封杀是最紧迫的事。要让品牌理解零售通不是传统经销体系的“搅局者”,林小海花了三年时间。

再看其发展轨迹,从1万家店做到10万家店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一年半的时间做到了50万家店。2018年零售通在全国覆盖的小店突破100万家。到今天,阿里零售通的角色已经切换。

零售通已是中国最大的B2B快消平台,目前入驻150万家小店和95%以上的知名快消品牌。零售通联合菜鸟打造了强大稳定的供应链系统,阿里仓已覆盖全国210个城市和83%的街道,承诺送达准时率达96%以上。

林小海的关注焦点也从品牌转移到了小店本身。数字化改造的首要目的,是要让便利小店更赚钱。这才是出发的根本。

我们此前针对快消行业和便利小店做过充分调研。传统便利小店的弊端还是非常多。他们是整个渠道链条中,话语权最弱的一端。店主往往是守店模式,等客上门。对商品、运营、库存、价格等都没有系统管理能力,数字化程度低,盈利能力弱。行业平均水平在3-5000/天的营业额。

对此,阿里零售通在828推出W计划。其核心是打造更多日营业额过万的小店。也就是“日万元户”。

据统计,目前领先便利店品牌毛利率为35%,本土便利店品牌毛利率为25%;夫妻便利店最低,毛利率仅为20%。而行业连锁型企业的单店日销售额也就5000多。

实际上,这次发布会,阿里零售通表明了其打造“日万元户”的底气。比如向其所覆盖的150万家小店开放包括POS机在内的数字小店操作系统(据统计,该数字操作系统平均可为一家小店的日营业额带来5800元的增量。);10000款小店渠道专供新商品;向小店提供包括免息赊购、滞销赔、过期赔等金融扶持政策;打通支付宝、淘宝、饿了么、大润发等阿里经济体资源帮小店引流增收。

举个例来说,提升单店的毛利?找到“四高商品”。差异好品是指帮小店卖一些以前没卖过的、也不会卖的“四高商品”——对消费者是高性价比、对小店是高毛利、对平台是高佣金、对品牌商是高效率。比如零售通的一款鸡尾酒,利润能有35%。还有像三只松鼠给零售通提供了特供渠道产品,只在零售通销售。

从运营上看。店老板使用零售通,能实时查看店铺每日销售额、库存等数据,甚至,根据后台数据,还能查看店铺的商品销售排行,同类哪种商品更畅销就可以多补货一些。甚至能给消费者画像,计算出什么样的商品最适合这家店。

W计划其核心在于:优化的供应链,高性价比的“小店专供”,大数据指引的精准营销,为小店留出最大利润空间,让它们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品牌商则提高了可控售点的覆盖广度,特别是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率;小店“上云”后,线下消费大数据得以规模化沉淀,促使C2B2M模式在线下零售业落地。

“芯片”战略

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要素品牌战略,它是一个B2B2C的过程。比如销售者购买的是华为、联想的品牌笔记本,但消费者却知道Intel处理器。

而零售通在外界和商家来看,究竟该如何定义?

零售通本身的定义不是零售商,而是B2B平台。给小店创造价值的核心是供给侧、门店数字化以及零售通App和POS。

林小海给出了答案。“零售通想做全国小店的‘芯片’,就像电脑上的intel inside,成为零售通inside。”规模效应带来供应链效率的提升,线下上亿流量成为一个全新的运营阵地,给社区商业带来变革性的影响。

芯片战略或许能直接为零售通带来指数级增长。

天猫小店+

2017年,零售通推出天猫小店。而我们注意到,近2年的时间,阿里有意放缓了拓店的速度。而是把重心压在了核心能力“芯片”的建设上。

而对于后续推出的全新天猫小店,其不仅仅将拥有零售通的内核,更重要的是,其将成为全新的业态。

这次零售通发布了“天猫小店+”的特色小店项目,即天猫小店+特色场景,生鲜蔬果,特色熟食店,网红食品店,网红品牌,进口全食,甚至+小酒馆、+咖啡店……

事实上,便利店+也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势。比如711+社区、罗森+IP、便利蜂+共享经济等。便利小店一定是有温度的。未来便利小店,不是简单的交易功能,而是要承载各类文化、社交和服务。小店不仅了解“邻居”们的喜好,还能送货上门、24小时服务,甚至提供打印、洗衣、共享雨伞等服务。

如MUJI最近开了家便利店,其中国总部负责人表示,“希望让MUJI的店铺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街道的场所。”当然,这也是天猫小店要发展的终极方向。

按照零售通的“芯片“战略来,其重心在于芯片对小店的植入,并不是要把所有门店都变成天猫小店。按我们预测,天猫小店未来或许会成为核心梯队划分。由天猫小店带动周边小店。并成为前端“体系内网点”。

“我们会把一个城市做成网格,一个网格就放一家,比如天猫小店+百草味。当这个网格布满之后,城市百草味旗舰店上线后,所有业务的履单就可以通过城市旗舰店,打通线上线下。”这是林小海对天猫小店未来发展方向的设想。

同城零售

很早我们提过一个设想:就是30分钟零售圈。我们认为同城零售的发展,应该是买水果、外卖、可乐、冰箱都要半小时送到,现在很多品类就都能逐步实现。看似简单的逻辑,其背后是一整套体系的,从中心仓、前置仓或者前置网点再到消费者手中在全流程的高效对接。

阿里零售通实际上一开始就在终局处布局。

我们先来看下整个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内部,从服务半径来看,大润发辐射10公里,盒马打造“3公里生活圈”,以百万计的零售通小店将中间空白填满,完成了对线下即时消费场景的全覆盖。

线下的价值被重估并提升,小店成为线下市场主战场。150万零售通小店“上云”,将化身 “百万轻骑兵”,与盒马、天猫超市、大润发、饿了么等业务,一同构成线上线下快消矩阵。

对于快消品,应该把范围在缩小至300米半径,实现10分钟送达。当然,这个配送队伍的密度要求就更高。

对于便利小店而言,线上流量显得越发重要。有数据显示,有85.2%的门店计划开展线上订单业务;有67.4%的门店计划尝试开展送货到家业务。零售通目前持续推进小店接入饿了么配送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商圈”,让小店的“腿”延伸至300米之外。

我们预测,未来便利小店线上流量也能占比达到30—50%。如目前盒马成熟门店线上流量已经超过50%。

最后说一点,我们相信,C2B一定是便利小店的终极战场。

比如一个家庭的消费者,他家的大米吃的什么品牌,吃了多久,还有多久吃完,是否需要提前发货。由楼下的便利小店直接配送到家等。现在即使大数据,还没强大到这个地步,但相信2-3年的时间,第一批这类便利店就会产生。而且可以商业化复制。

现在看来,阿里零售通已经越过山丘,做成国内最大的B2B快消平台。前方已经无人等候,但终点布局却已经显现。

出品:《零售商业评论》编辑部

主编:龙双强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