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最新资讯
更多
  • 世纪联华·正大集团泰国榴莲嘉年华暨战略合

    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深化两国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同时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4月30日,由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股份与正大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泰国榴莲嘉年华暨战略

  • 可心柔荣获CIC灼识“保湿纸连续八年全网

    近日,可心柔获得由知名权威咨询机构CIC灼识授予的“保湿纸连续八年全网销量第一”市场地位确认证书!保湿纸:洞察人群需求,实现品类创新传统观念中,保湿纸是母婴群体

  • 华润万家焕乡计划之百家基地建设,正大鲜鸡

    千载葱茏崇明,耕耘生态底色。4月22日,华润万家“百家基地建设”——正大鲜鸡蛋养殖基地正式揭牌。华润万家总经理奚勇、华润万家首席财务官阳红霞、华润万家副总经理陶

  • 新华网携手红餐网推出《舌尖上的经济浪潮》

    4月30日,由新华网与红餐网联合推出的专题《舌尖上的经济浪潮——餐饮产业透视》正式上线。该专题立足餐饮产业前沿,通过全景式调研、深度访谈、数据可视化及案例解读等

  • 山野悦己季,萃雅让东方美学融入日常

    清晨的露珠还缀在四川绵竹中国玫瑰谷的花瓣上,萃雅(Beautrio) 觅境寻真,以花悦己 玫瑰溯源活动已拉开帷幕。万亩花田在雪山融水的滋养下生机盎然,这场别开生

  • 一支“绿色心情”国民雪糕,用“绿色魔法”

    近年来,绿色环保的消费选择,成为大众热门话题,越来越多消费者正在践行低碳、可持续的生活理念。在这之中,国民雪糕品牌“绿色心情”通过开展包装回收再生、公益净水合作

  • 海柔创新助力美西风格服饰零售企业Boot

    海柔创新作为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专家,一直致力于服务全球客户,为全球鞋服、零售、电商、汽车等行业客户提供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 近期海柔宣布与美式西部牛仔服饰经典品

  • 挪瓦咖啡海外首店落地墨尔本,迈出全球化布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8日,中国咖啡品牌NOWWA挪瓦咖啡海外首店正式登陆澳大利亚墨尔本,开启海外市场拓展新篇章。据悉,挪瓦海外首店位于墨尔本维多利亚州伊丽莎

  • 第34届INTERWINE中国(广州)国

    中国酒类市场发展迅速,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放眼全球,各国 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酒类,其在全球 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商业合作具有举足轻重的

  • 2025苏迪曼杯火热开赛 皇冠曲奇助力丹

    羽林争霸烽火重燃,实力竞逐苏杯荣耀。4月27日至5月4日,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在厦门凤凰体育馆举行,全球顶尖羽毛球选手齐聚鹭岛,为荣誉而战

详细内容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时间:2020-03-30     作者:零售商业评论【原创】   阅读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这次疫情下,让我们看到“到店自提”模式也是可以被消费者接受。


在到家和到店的双模式中,到店自提成为了一个夹于两者之间的一个新的消费模式。


那么,“到店自提”会成主流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模式在不同行业内如何玩转。


No.1

“到店自提”,或刚迎来爆发窗口


“到店自提”本身是依赖于消费环境而产生。很核心的一个问题:消费者是否愿意接受到店自提?


我们先来看几个数据:


苏宁菜场是典型的到店自提模式,其依赖的是苏宁小店的网点。在刚刚过去的2月,苏宁菜场获得了环比7倍的销售增长,单店最高增长超过了10倍,用户复购率达到了61%,APP内下单占比近六成。


瑞幸咖啡目前有超过九成的门店是自取店。而喜茶今年1月的经营数据中有82.31%的用户选择线上下单。包括上门自提和外卖配送。


平台商方面,口碑、美团也在发力。如口碑在全国300个城市上线到店自提。众多餐饮品牌纷纷开通自提通道。


良品铺子开通“轻店”,门店订单量激增,单店日销售额最高比平时增长3倍。目前,已有1300家线下店接入“轻店”,消费者可选择门店自提或外卖送达。


去年双11,优衣库天猫官方旗舰店最快破10亿销售额。全国O2O店铺销售额同比去年数倍以上,到店自提增速迅猛。


从各类数据上看,只要在特定消费场景下,能满足消费者的便捷、高效和更便宜,消费者是愿意选择到店自提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下背后的逻辑。


“到店自提”目前的逻辑是,用户先在手机下单,然后到店取货,完成整个交易流程。但是消费者最后享受商品的时候,却是在其他的场,比如办公室、家里或者路上等。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个零和游戏。就是顾客本来就要购买我们的商品,只不过通过线上下单,到店自取的路径不一样,商家的营收最终不变。


我们认为,这是个正和游戏。到店自取首先要分开来聊,第一其购物路径是在客户线上已经完成,这种精准度更好。线下门店的过客流量,总体转化概率上讲是非常低的。如果能把过客流量转化提升,将大大提升业绩。这是随意性决策、到预先购买决策。其二,线上流量要比线下更方面触达。特别对于有品牌基础的商家而言。第三、到店流量能带来其他产品的复购。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到店自提是打破最后一公里的模型,消费者完成了“商品到手”的最后一步,大大节约了履约成本,同时为线下引入更多流量的过程。它有一个最大的命脉,就是要“让利消费者”。完成提早锁定,高效履约。


接下来,我们针对不同生鲜、餐饮、鞋服、休闲食品等行业,来看“到店自提”模式的应用。


No.2

“到店自提”应用

让利消费者为根本出发点


生鲜。


据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已接近2000亿,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0年将突破3000亿。


从市场细分来看,目前有前置仓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区模式和传统电商模式等四种模式。所以我们发现盒马菜场、苏宁菜场、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都在以不同姿态奔跑。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而到店自提,我们以苏宁菜场为例。


苏宁菜场通过苏宁小店APP和小程序为消费者打造了“一键下单”的入口。消费者可以在当天21点前通过苏宁小店的“苏宁菜场”入口下单,次日早上7点在就近的苏宁小店提取新鲜的菜品。


苏宁菜场是典型的到店自提模式,其依赖的是苏宁小店的网点。在刚刚过去的2月,苏宁菜场获得了环比7倍的销售增长,单店最高增长超过了10倍,用户复购率达到了61%,APP内下单占比近六成。


苏宁主要依靠的其这两年快速布局的苏宁小店。2017年苏宁进入便利店领域,目前总共拥有门店数量达11000家。


在生鲜领域来看,社区店自提是非常好的竞争优势。本身买菜这件事,消费者会比较看重性价比。如果把线下最后1公里的履约成本让利给消费者,这样消费者可以节省成本,同时可以给小店引流。社区覆盖更具优势。


餐饮。


到店自提针对餐饮业形式就更加多样。比如“到店自提”可以省去排队等餐的时间,特别对于上班族,早餐、午餐、下午茶都是不能花过多时间堂食的。有些企业也是抓住这个人群的特性。


首先看下瑞幸。此前高盛发布调研报告称,瑞幸咖啡使用的线下自提+外送的新零售模式更适合年轻群体。瑞幸主要的消费场景还是办公室,所以瑞幸店面中主营外卖和“拿了就走”的快取店占比达到93%。正是在这一模式下,瑞幸得以“轻门店”快跑,并在国内门店数一举超过星巴克。截止12月16日,瑞幸咖啡在华门店数达到4910家,较星巴克多出600家。


而星巴克也忍不住,同样参考瑞幸推出「快取店」模式,要求用户使用手机App 下单,到店自提。目前其在中国推出的啡快服务已经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和南京的1300家门店。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还有最近风头正盛的喜茶,有报道称,喜茶近日获得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或将超过160亿元。


一向以线下流量为主的喜茶,也布局了Go店(自助快取)。客户通过小程序下单,到店自取。喜茶披露2019年经营数据:截至2019年底,喜茶已在43个城市开出390家门店,Go店63家;单喜茶Go小程序小程序用户总数达到2150万。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而针对早餐领域的也比较多,如盒马去年全新业态Pick’n Go便利店全国首店开业。Pick’n Go主要是打包带走,用户可以实现通过手机在路上下单,到店自提。这种模式意在解决便利店早餐排队的问题。当然,肯德基麦当劳也都有推出早餐,很多上班族的都是选择好时间点,到店自提,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除了品牌商家,平台商也在涉足这一领域,比如美团App,基于消费者所在位置,美团可实时推荐附近提供“到店自提”服务的商家。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而对于餐饮来说,更多的是满足就餐效率。到店自取能适合特定的消费品类或者极易标准化的餐饮。这样既能压缩开店的成本,减去堂食能节省高额的经营成本,同时面积更小的小店相对好找,易于复制快速扩张。


鞋服。


鞋服领域我们以优衣库为例。去年“双11”,优衣库天猫旗舰店用16分钟销售额突破了5亿。破10亿元的时间也是历史最快。而漂亮是成绩背后,是优衣库线上推出官网、旗舰店,打通线上线下的商品信息、库存等,将线上线下结合起来,相互引流。


线上买单、门店自提成了拉动业绩一个有效方式。目前,网店下单、门店自提服务遍布全国超700家实体门店。值得注意的是,线下门店自提较以往成10倍以上增长。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鞋服的到店自提,可缩短线上购物的物流时间,线下门店客流量提升的同时,还能大幅减少门店库存和运营成本。


休闲食品。


休闲食品领域我们以良品铺子为例。


良品铺子在全国门店数量超过2200家,主要开在商场和临街人流密集区。这些门店每天要面对的人流量是巨大。如何让这些人流量提高转化,更多的是要让客户提前决策,路上顺带取货。这部分带来的将是增量市场。


“到店自提”模式,能有多火?



最近,良品铺子在手机淘宝上线“轻店”业务,消费者进入旗舰店点击“附近门店”按钮,即可进入小程序,店内下单,可选择门店自提或外卖送达。数据显示,“轻店”开通以来,门店订单量激增,单店日销售额最高比平时增长3倍。目前,已有1300家线下店接入“轻店”。


在我们看来,轻店作为线上的流量入口,如果还能再加上优惠力度,比如消费者到店自提货享受更多优惠等,转化将更高。


「零售商业评论」认为,到店自提的模式,目前仍被商家或平台当做一个补充形态,但这个模式其重点在于到店自提,为实体店引流,产生更高的复购率。到店自提的潜能会非常大,特别是特定的消费品类,如果找到对的场景,密度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甚至能快速成为黑马实现反超(比如瑞幸)。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