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风口上”的便利店!时间:2019-04-03 新零售权威媒体—零售商业评论。微信关注公号:零售商业评论。 便利店还好做吗?就发展来看,可以说,现阶段正是便利店发展的红利期。 来看两个数据。 1、我国便利店虽多,但其中600万是夫妻店。 2、连锁品牌便利店却还不到10万家。占比不到2%,而且渗透率非常低。 便利店目前处在风口期! 资本“加码”的便利店 2018年,中国零售业的变革继续加大,便利店行业不断注入新概念、新技术,再加上资本的助推,中国便利店行业继续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从2016年至2018年8月,便利店行业总计融资事件发生次数达190次。仅在2018年1-8月期间,便利店行业便有近60起融资事件。 2018年上半年,每一天、见福、today、邻几等便利店获得投资,下半年,便利蜂,好邻居获得资本加码。 2018年3月,每一天获得2亿元A轮投资; 4月,见福便利店获红杉资本投资2.4亿元; 6月,武汉Today宣布完成3亿元B+轮融资,估值超过30亿元 ... 由于资本加码,便利店品牌开始跑马圈地。但也有因资金断裂而惨败的。 过去一年也有很多便利店惨遭滑铁卢,甚至倒闭。2018年8月,邻家便利店一夜之间关闭了168家店铺;北京131便利店5个月烧光4000万元,创始人被刑拘;11月中,北京规模最大的全时便利店被传资产盘点,寻求出售。 市场仍有大的增量空间 目前,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的便利店市场发展已趋于成熟,接近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便利店发展水平。 从统计结果来看,2017-2018年便利店增长率高成长的市场,大部分依然是中东部地区的二线城市为主。 数据来源:CFAA和BCG联合发布的2018中国便利店报告 从CFAA发布的《2019年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来看,大多数便利店企业对于2019年的市场预期要高于去年。 同时有组值得注意的数据,2018年开展线上订单业务的门店占比72.5%;开展送货到家业务的门店占比60.5%;开展线上引流业务的门店占比68.0%。线上+线下要成为新的引领模式。 中国连锁品牌化便利店门店数已接近10万家,销售额达1300亿元人民币。且主要品牌在主要区域的占店总数已经超过总门店数的一半。而国内的农村市场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便利店的市场渗透率其实并不高,按照日本2336人/店的市场饱和度测算,中国便利店市场空间约有60万家,城市市场空间为34万家,对应目前已有的约9万多家店,渗透率不足25%。 中国便利店市场现在正站在新的风口上,也可以说是最佳红利期。此前,春晓资本投资副总裁潘金菊的核心观点: 原来的核心消费群体是50后、60后,今天城市的核心消费群体变成了80、90后。 城市的小业态存在投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所谓的便利店SKU大概在2000到3000,主要辐射周边500米左右的消费群体,它的SKU或商品的运用场景主要是满足消费者渴了、饿了、嘴馋或者是急用性的需求,所以它应该是通用型的业态。 所有现在的新零售的线下业态的机会中,核心还是出现了几个新的现象。第一,新的消费者,他们会有一些新的需求,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偏低,对于时间的紧迫性、便利性的需求在增加。第二,新的消费习惯,未来线上电商一定是便利店非常重要的一个变现渠道。消费者在网络上购物的习惯已经被市场完全教育出来了,新的服务方式,还有新的技术都能被接受。 四到五年之后中国会涌现一大波便利店并购的机会。 当然,除了老牌的品牌连锁店,现在的零售环境已经变天了,以京东、天猫、苏宁为首,天虹、大润发、永辉等都开始布局线下小店,加上之前很多的本土品牌(美宜佳、百里臣、便利蜂、可的等)和洋便利店品牌(711、全家、罗森等),整个行业像是在孕育一场大运动。 全家计划到2024年在我国实现开设一万家门店;7-Eleven则表示每年的开店速度希望能达到30-40家门店,向二三线城市慢慢渗透。 为什么都抢着布局便利店?除了市场需求之外,便利店真正的竞争是在最后“300米生活服务圈”。 以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苏宁小店为例详细介绍: 天猫小店 2017年8月,阿里巴巴旗下零售通宣布,第一家专心服务社区的天猫小店已在杭州正式运营。到2018年,零售通已覆盖全国100万家小店,天猫小店正式进入2.0时代。并希望以天猫小店为圆心,打造300米便利生活圈。 店老板通过阿里零售通进货,可以做到查看店铺每日销售额、库存等数据,甚至,根据后台数据一目了然,同类哪种商品更畅销就可以多补货一些。 京东便利店 再来看看京东便利店。也是在2017年,刘强东放出豪言,京东百万便利店计划出炉,未来5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其中一半在农村。 再看数据,截止去年3月,京东便利店的发展平均每周开设1000至1200家,每天有将近5万个申请。 刘强东之前甚至说,京东便利店每天要新开1000家,通过加盟的模式,一条街每隔300米要有京东便利店。店长只要找有流量的门店,即可保证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 京东便利店目前规划的主营品类是快消品,其它如3C、家电、服饰、家居等品类可以支持部分摆样和代下单付佣模式。 进货分为100%进货和部分进货两种模式,店主在京东掌柜宝APP下单,由京东负责物流配送到店。100%从京东进货的将得到更多市场活动等方面的支持。 苏宁小店 苏宁小店发展速度非常快。 2017年进入便利店领域,而截至2018年年底,苏宁新开门店已经超过8000家,目前总共拥有门店数量达11000家。 苏宁小店推出的是“线下便利店+APP”的O2O模式,极速配送,用苏宁小店APP下单8分钟就送到了,承诺3公里内半小时送达。 比起天猫和京东的翻牌来,苏宁小店是从模式上的颠覆。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苏宁小店很快将成为国内便利店第一品牌。 终端的快速布局,也提现了苏宁小店的优势。最近,苏宁小店下属社区团购业务——苏小团已经在全国招募到了20000名团长。预计19年6月底前将招募100000名。 除了天猫、京东、苏宁,其他平台商也都在酝酿着放大招。便利店正站在一个新的风口,你把握住了吗? 新零售权威媒体—零售商业评论。微信关注公号:零售商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