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胡玮炜到戴威,烟花易冷,人事易分!时间:2018-12-28 现在北京的冬日,已近零下10度,到处都透着寒意。 这丝寒意也蔓延在摩拜总部的办公室。 因为,这个共享单车的头部公司正在经历它有史以来最大的人事动荡,创始人胡玮炜(胡阿姨)已于几天前难舍的离开了这个她一手创办的摩拜,而跟她一起征战的伙伴们,正面临年前大裁员的危机。 而在北京的另一边,它的一向的劲敌OFO,连看热闹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它的处境现在更危险,可以说是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1000万人在排队要押金。创始人戴威甚至被法院下发了“限制消费令”。这个即将到来的新年,或许会让他终生难忘。 共享单车的两个头部玩家,在百车大战中杀出重围,一路过关斩将,到今天,却面临这样的结局,也让围观者唏嘘不已。 近4年时间,这个赛道的选手被捧上天,也被摔的头破血流。 我们把时光拉回到4年前的冬天,那年北京寒冷依旧… “玮炜,你有没有想过用共享的方式来做单车?” 一个饭局上,投资人李斌的一句话,让当时的胡玮炜觉得自己好像被击中了。当时的胡玮炜刚辞职不久,本来就喜欢骑行的她,之前在杭州、瑞典哥德堡有过繁琐的充值办卡租车经历,胡玮炜觉得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李斌的这句话,成了美好故事的开端。 2015 年 1 月,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3 月,获得天使轮融资 146 万人民币;8 月,摩拜单车发布;10 月,获得A轮融资 300 万美元…此后的胡玮炜带领她的摩拜,坐上了资本的火箭,一鸣惊人。对于这一切,当时的胡玮炜,就像在做梦一般。 而就在摩拜刚发布不久后,北大的三个年轻人戴威、张巳丁、薛鼎熬了两个通宵写下了单车宣言,一篇题为《这2000名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的帖子在北大传开。9月,ofo共享单车正式在北大校园上线,第一天就收获200多个订单,一个月后日订单突破3000。此后,ofo将这一模式迅速复制到国内高校。 要知道,戴威还是个90后,那时,他才24岁。 这个年轻人很快被朱啸虎和徐小平看重。随后,资本的浪潮也开始眷顾上了这个北大才子。 “终有一天,我们今天的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戴威发出豪言壮语。在《2017胡润百富榜》上,他以35亿元的身价成为首个上榜的白手起家“90后”。 或许是摩拜和OFO的快速崛起,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全新赛道的潜力。 2016年,这一年就挤进了29家参赛者。其中一位,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生李刚,他正在自己野兽骑行公司的办公室里,焦急万分,这个已经得到徐小平、李开复投资的年轻人,也终于坐不住了,他开始孵化小蓝单车。基于此前积累自行车研发及生产经验,还拥有自建工厂,连摩拜都只能望其项背。当时的李刚还很自豪的说,“成立之初,小蓝单车的产能为300-500万辆,差不多控制了全球城市自行车10%的生产能力。” 孵化之初,其母公司野兽骑行当即获得1.5亿融资。小蓝单车一经问世,黑洞投资和水木投资马上入股,投资金额为4亿。 就在李刚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同样在上海的余熠,这个在大众点评工作了11年元老人物,也拿到了“入场券”,他创立的品牌跟摩拜一字之差,叫优拜单车。2016年6月,优拜单车正式成立。仅过去一个月,就获得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同年11、12月,分别拿下1.5亿和1亿融资。 这一切看起来多么的“美好”。同样在赛道上,选手开始纷纷入局。 富二代丁伟,靠着父亲的投资在南京创办町町单车。2016年12月他们召开了第一场发布会,投放了第一批车。这个“富二代”创业,连当时町町单车的漆用的都是保时捷上的那种漆。 2016年9月,一家名为上海骑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注册成立,“小鸣”诞生。旋即完成数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一个月后,又完成亿元A轮融资。 2016年11月,酷骑公司正式成立,那天也是高唯伟的生日。“我是用生命在实现我的梦想。”当时,想做世界首富的他,倾其所有、不顾一切,把全部身家性命押起来做这件事。 “我当时测算,全国需要3000万辆单车,如果我们投3000万辆,押金能收到1000个亿左右,光理财应该就有100亿的收入。再按每辆单车一天骑三次,一年的收入就有三四百亿。那我的公司就能值个一万多亿。这是一个巨大的金矿!所以当时的野心,是想冲世界首富!” 高唯伟速度很快,称到2017年4月,就成为行业第三。他的单车就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土豪金”。 2017年初,共享单车的市场还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各种颜色、品牌的单车在城市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当时,大家调侃道,“共享单车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颜色不够用了。” 而在这一轮赛跑中,资本扮演了重要角色,有超过 20 家投资机构站在牌桌两端开始疯狂押注。仅2017年,共享单车企业融资总额就达258亿。犹记得当时朱啸虎和马化腾还在微信朋友圈为各自投资的OFO和摩拜站台互怼。 然后好景不长。这条赛道运动员貌似还没准备好,就迎来集体撞车的灾难。 2017年至2018年初,悟空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等相继倒闭,共享泡沫破灭,共享单车领域陷入倒闭潮。 “我以为自己被大家知道那一天是因为成功,结果是因为失败,朋友还调侃说我是‘互联网最著名的失败者’。”在悟空单车位于重庆渝北区的办公室,创始人雷厚义哭笑不得。6月13日,悟空单车宣布自本月起正式退出共享单车市场,在运营仅仅5个月后,雷厚义上了微博热搜。伴随着他的话题叫“首家倒闭共享单车创始人”。 回想起1月7日那天,雷厚义宣告悟空单车进入重庆市场,那时候的他雄心壮志,还计划进军全国市场。 这一切,似乎来得太快。市场原来也会“传染”。 同样在2017年6月,随着父亲的企业资金链断裂,町町单车不仅没有了输血方,丁伟本人也卷入了父亲的案子,在看守所待了近40天。随之而来的是町町单车的轰然倒塌。 那时的丁伟,除了一身债务和一条狗,已一无所有。 进了看守所后,却让这个曾经的富二代公子一夜之间长大了。他也成了富二代创业失败的典型。 2017年7月,小鸣单车宣称已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但仅仅一个月后,“小鸣”即被大范围曝出押金难退的消息。 从那时起,小鸣就一直处于挣扎阶段,到12月,小鸣单车被告上法庭,这也是共享单车行业的全国首例公益诉讼。在经历近半年的煎熬之后,小鸣单车终于倒下。2018年5月,小鸣单车经营方——广州悦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进入破产程序。“至死”,仍有70万人至少1.3亿元押金尚未返还。 创始人金超慧反思,“小鸣”的策略太过激进,疯狂造车,资金紧绷,又有竞争胁迫,一旦储备不足,很容易出现断崖式的崩塌。 这还只是开始! 从2017年8月中旬开始,酷骑陷入资金链困境,2018年3·15晚会点名批评已经倒闭跑路的酷骑单车,此后,法院做出判决令酷骑公司退还用户押金,至此酷骑单车由繁荣到没落,也画上了一个句号。高唯伟说,酷骑单车这次创业,是跌得最狠的一次。“之前经历的失败,说白了就是钱赔了,但别人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我可以从头再来。但这次牵扯到公众的利益,还可能会有诉讼风险。” 他说,他最害怕的,就是坐牢。而当年他的雄心壮志还历历在目。 到2017年11月,小蓝单车破产,人去楼空。这个被大家誉为“最好骑”的单车,也最终没能逃离资金链断裂的窘境。创始人李刚发表声明致歉,正式宣告了小蓝的黯然退市。只剩下一句“我辜负了各位,对不起”,在空荡荡的办公室回响。 随着资金需求不断加大,回报遥遥无期,资本方开始弃牌,赛道的选手不断掉队,到最后,竞争选手只有摩拜和OFO,还有个后起之秀哈罗。 就在我们以为共享单车最终格局已定的时候,摩拜和OFO又相继出大事了。 首先是摩拜,2018年4月3日晚,北京东三环边上的嘉里中心,摩拜股东大会在这里举行了2个小时,一场美团收购摩拜案到了最终投票时刻,这场会决定了摩拜的最后命运。 在为摩拜保驾护航3年后的李斌,选择了“放手”,他投下弃权票。而创始人胡玮炜也在最后时刻,艰难的投出了赞成票。最终摩拜被美团以27亿美金拿下。这意味着,摩拜正式进入美团时代。
现在回过头来看胡玮炜当时的这个决定,也许是正确的。
但即使是被美团收购后的摩拜,却仍然是个烧钱的大窟窿。在美团的招股书中显示,摩拜每天亏损1500万。
或许是摩拜的亏损拉低了美团的盈利能力,即使在9月20日登录港交所上市的美团,也不得不考虑缩减成本,裁员止损。
于是,有了我们开篇讲到的故事。
12月23日曝光的内部信中,胡玮炜称已完成阶段性任务,卸任摩拜单车CEO,表示这是“放手的最好时机。” “作为一个创始人,摩拜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但是大家也都能明白,最好的爱不是去捆绑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合适的时间放手让其更快的成长,我想现在就是我放手的最好时机。”
没曾想,摩拜创始人胡玮炜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放手”。摩拜被美团点评收购8个月后,曾说“不会离开摩拜”的CEO胡玮炜还是离开了。 而在北京中关村互联网金融大厦, ofo用户排起了大队退押金。而线上,还有将近1000万人在线上要求退押金,这是笔至少过10亿的资金。创始人戴威,也正经历着人生的至暗时刻。 12月20日,戴威被海淀区人民法院要求“限制消费”。他也最终沦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所遗弃的“老赖”。 这个去年还以35亿元的身价成为首个上榜的白手起家的“90后”,做梦可能也没想到今天的结局。 戴威在最近的一次公开信中说到,“近半年来,来自现金流和媒体的压力,让我们力不从心,尤其是公司全力寻找融资而无果后,我无数次想过把运营资金全砍掉,用来退还部分用户押金和供应商欠款,甚至是解散公司、申请破产,这样大家就不用继续承担这么大的压力了。” 现在看来,OFO只能面临两个下场,要么像摩拜一样被收购,要么跟最初的其他“选手”一样申请破产。 但无论哪种情况,戴威也不可能再是OFO的当家人了。 共享单车的故事,始于一个冬天,又在今年的冬天,上演了集体谢幕曲。 它的高潮始于2016年,到今天大潮退去,也不过短短的2年时间。这两年,我们看到资本催熟的一个个神话,又集体因资金链断裂后,收拾着不堪的残局。 这期间,创始人也经历了创业滑铁卢。想做世界首富的酷骑单车创始人高唯伟担心坐牢,曾经的富二代町町单车创始人丁伟在北漂打工,小蓝单车的李刚现在只想做个普通人。悟空单车的雷厚义还想哪天成功被大家记住。而故事的起点摩拜胡玮炜,卖掉了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之后,只能留下一段不舍和一声叹息。而OFO的戴威还要挺过他的这次人生大考。 共享单车这一路,烟花易冷,人事易分。祝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