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最新资讯
更多
详细内容

红牛之争!500亿品牌资产的中国红牛,何去何从?



它凭借一款饮料

成为饮料界的超级单品

在国内年销售近200亿

占据功能饮料的半壁江山

在国内品牌资产超500亿

它就是红牛

...

而今天,这个中国红牛

却遭遇着“生父”和“养父”的争夺战



  中国红牛之争  



近日,红牛的泰国“生父”和中国“养父”纷争再起。


此次争议的核心,是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牛中国”)的经营期限。工商资料显示,这家公司营业期限于2018年9月29日到期。


截止日期当天清晨,红牛中国官方微信发布了一则声明,称已递交营业期限延长申请,此前达成的有约束力法律文件中约定,红牛中国的经营期限为50年,在这期间,红牛中国是唯一有权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红牛饮料产品的公司。



随后,10月1日,红牛的泰国“生父”、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牛泰国”)予以反击,称从未在任何情况下同意过延长红牛中国的经营期限,其经营期限已经届满,应当立即进行清算,并停止一切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


但无论如何,这场争夺战告诉大家的事实,红牛的商标及核心配方所有权是泰国的,而中国红牛只有使用和运营权。


这给中国的功能饮料市场的格局蒙上了一层迷雾。



  红牛在中国  

  占功能饮料的半壁江山  



红牛,1995年12月25日进入中国市场;从0~10亿销售额用了8年时间,10~100亿销售额用了8年时间,100~200亿销售额则仅仅花了2年时间,最高销售额2015年230.7亿元。


红牛由于品牌之争,团队及市场被动摇,红牛在能量饮料品类的占比由2016年的63%下降到到2017年的58%,红牛2017年销售额为196亿元,同比下降7%,



即便如此,谁也没能撼动红牛在国内功能饮料的霸主地位。


截至2018年3月,中国红牛产品累计产量超800万吨,累计销售额1453亿元,上缴税金总额210亿元。


红牛在中国取得如此成绩,严彬不仅借鉴了奥地利红牛的成功模式,还深耕了中国的快消渠道。



将红牛定位为'运动'型高端饮料


红牛在中国占据功能饮料的半壁江山,在全球也有较高的品牌占有率和市场知名度,但在泰国只占市场份额的10.1%,排名第三;排在第二位的是卡拉宝,占了市场份额的24.2%,该品牌已于去年进入中国;还有一个没有进入中国的泰国品牌M-150,排名第一。


严彬在1995年把红牛进入中国市场,仅仅250ml的红牛却卖到了6块钱的高价,并延续至今。而红牛在泰国被称为“穷人的咖啡”,目前价格也仍然只有2元。将红牛在中国定位为'运动'型高端饮料,而并非是为蓝领服务的低端饮料。


在国内赞助运动队、赞助体育赛事


红牛在F1、飞行、悬崖跳水、滑雪、自行车等极限运动方面的赞助,让其逐渐形成了极限、力量、速度的体育文化和以成功自信为核心的品牌价值形象。




从困了累了和红牛,到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无一不是抓住中国消费者的心智。



红牛营销团队14000多人,经销商客户2000多家,签约直供客户30000多家,覆盖销售网点400多万家。红牛的功勋战绩是饮品行业的一个奇迹,它超过了很多品牌,甚至一度超过大家所熟知的两乐。


30年来,从0到1,红牛在华彬集团的塑造下,已经成为中国功能性饮料第一品牌。



市场得来不易,但这场中国红牛争夺战,或许会让整个功能饮料市场重新布局。


中国功能饮料的大蛋糕

目前,中国市场上常见的功能饮料,有红牛、乐虎、东鹏、魔爪、卡拉宝、中沃、黑卡等品牌,各品牌市场情况如下:


图表3:2017-2018年我国功能饮料品牌市场份额情况(单位:%)


从数据可以看出,红牛,乐虎,东鹏,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但是2018年开始都在下滑。


此外,华彬还在加速扶持自有品牌“战马”,企图复制红牛。但从销量上来看,2018年战马营业目标为8亿元,这与红牛百亿以上销售额相差甚远,很难再复制。


但功能饮料在国内却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功能饮料销售额自2010年以来逐年上涨,功能饮料的概念也开始被广泛接受,预计2019年的销售额接近700亿元。


这样一块大蛋糕,巨头们早就想分食。


2017年6月怡宝杀入功能饮料,推出了“魔力”氨基酸运动饮料新品,目前销售状况也颇为符合企业预期;2017年全国最红的富二代王思聪携“?勐濉比刖郑亢推缆哿慷枷嗟背霾剩�2017年9月,正式对外销售,短短29小时,销量达到1000万罐,创造了中国运动营养饮料市场新的营销奇迹的XS;除此之外,还有农夫山泉尖叫、统一够燃、燃力士、卡拉宝、中粮Bigbang、娃哈哈速然、健力宝等新的、老的品牌各自安营扎寨,盘踞一方。

图表5:2017年我国功能饮料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零售商业评论》参谋长认为:红牛之争的结果虽未可知,但行业战已经打响。现在看功能饮料参与者在增加,但国内市场增量也在持续放大。这个领域机会还是非常大。红牛之争非常像之前的加多宝和王老吉之争,但又有着截然不同,那就是产品核心配方。加多宝能换名重起炉灶,而红牛能吗,看目前战马的销量情况不容乐观。同时,红牛已然是一个国际品牌,它也不可能退出国内市场,只是谁代理运营的问题。但对于华彬集团来说,如果这阶段持续性放大自有品牌的投入是必然,就要看量级是否够大。加多宝虽然在官司上输了,但其品牌过度还是做得非常好的。红牛终归还是外人的,国内自有品牌之战才会是接下来10-20年的重头戏,这时候小参与者就要小心了,有可能像加多宝王老吉打架,和其正不见了。先要稳固好自己的主阵地。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
电话咨询
在线客服
留言反馈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