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产权保护再提新高度,外资品牌投资信心不断增强时间:2023-03-17 3月13日,随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今年的全国两会落下帷幕。两会期间, “知识产权”再一次成为了代表委员热议的高频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与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动力。为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发挥知识产权激励创新的作用,代表委员纷纷围绕知识产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知识产权”再成“两会热词”,代表委员贡献真知灼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活力的激发。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主任谢商华表示,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以知识产权赋能创新发展,激励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方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也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表示,北京市法院要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稳中求进、扩大内需方面提供司法保障,及时研究制定全市法院6.0版的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全面提升审判质量效能;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司法保护,努力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司法环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表示,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治理,深化交流合作,依法平等保护中外权利人合法权益,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而对于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尚存的挑战以及未来的改善方向,全国人大代表、锐科激光副董事长、总工程师闫大鹏给出了建议。闫大鹏认为,目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涉及内容多、范围广、保护难度大,尽管保护体系建设在不断完善,但基层体系建设还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直达市场主体还不够;知识产权保护侵权立案难、鉴定难,在证据获取、损失确认特别是侵权鉴定方面,程序和环节复杂,渠道不畅,企业维权的成本较高,耗时耗力且维权效果不佳。为此,闫大鹏建议:一是逐步实现知识产权案件处理的专门化、管辖集中化、程序集约化和人员专业化,完善知识产权“一站式”直通服务机制;二是将知识产权融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工作,建立涵盖司法审判、行政裁决在内的工作体系,制定完善侵权纠纷检验鉴定业务规范;四是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教育,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此外,知识产权保护离不开全社会的协力共治,需在社会各方的努力下,加强社会监督共治,才能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陈浅综合养殖总场场长刘茜建议,需要增强执法力度,优化保护效率。加强执法水平与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严格执法,加强各相关工作部门之间的融合、互动和监督,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 司法保护不断强化,为知识产权保驾护航 在各方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之外,今年的“两高”报告也围绕着建强机构、严惩侵权、健全制度全面发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考卷。 报告中强调,司法机关围绕既定的新时代保护知识产权目标,从整合司法力量,到突出司法打击,再到出台司法解释等,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的一系列有力举措,收到了明显成效。另一方面,从成立最高法知识产权法庭,各地设知识产权法院、法庭,到最高检及29个省级检察院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司法机关专门机构的设置,有利于统筹和集聚专业化力量,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等司法职能。而纵观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历史长河,从“二次立法”筑牢防范侵权的堤防,到“按图索骥”让权利保护更轻松,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相关司法制度正在不断找寻不足、精细建构,也充分表明了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勇毅前行。 强有力的司法保护治理讯号,让公众更加信心满怀。近年来多起个案的查处让我们印象深刻:如依法抗诉“蒙娜丽莎”商标行政纠纷案,审判机关开审“五常大米”“沁州黄小米”“云南白药”等商标权、不正当竞争案等。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到中国法院解决知识产权纠纷。譬如,涉案标的金额超过37亿元的 “红牛”商标权属纠纷案的审结,该案明确了天丝集团对“红牛系列商标”享有独立完整的所有权,该判决也厘清了商标转让与商标许可使用的法律界限,释放出平等保护国内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积极信号。 平等保护中外投资者合法权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我国人民法院审理了多批具有国际广泛影响力的案件,如乔丹商标系列案、红牛商标权属案、砖瓦协会垄断案等,皆彰显了人民法院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坚定决心,我国因此被视为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 2023年1月1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在介绍外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相关情况时表示,无论是中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中国政府始终一视同仁,同等保护。在快速协同保护方面,如今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建设了97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有关中心对所在地区备案的外资或合资企业,提供与国内企业同样的快速协同保护服务;在行政保护方面,稳妥处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旨在及时制止了侵权行为,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好评;在合作交流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会同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贸促会等部门,听取外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外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困难和诉求。 其中,“红牛”商标权属案可以被视为近年来我国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市场环境的典型案例。2021年4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分别把“红牛”商标权属案评为2020年度知识产权十大案例,不仅引发了中外关注,也再次彰显我国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基本原则,对营造我国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意义。2021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的专项报告里特别提出:审理“红牛”商标权属案,依法维护外国企业合法权利,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到中国法院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我国日益成为值得信赖的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优选地。公平公正审理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促进营造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和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展示我国保护创新、开放包容的自信与决心。 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外资品牌增强投资信心 2023年全国“两会”已落下帷幕,其中所传达出的,我国政府对于外资企业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要更大程度的吸引和利用外资,进一步落实好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做好外资企业服务,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相关内容,让在华投资企业在中国这一大市场上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机遇。如今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战略意义不断提升,通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推动部门区域协作,让企业能够感受到品牌和技术在中国能够得到平等保护,实则也是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从而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中国政府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不断优化地营商环境,也进一步坚定了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今年是红牛品牌深耕中国市场的第三十年。品牌持续深耕的背后,是红牛品牌创始公司天丝集团用脚踏实地的不断加大的在华投资表达对中国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的认可。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创造了一个国内外所有公司都能参与的公平竞争环境,切实维护外商合法权益,为在华外商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包括天丝公司在内的众多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信心和决心越来越坚定。” 据悉,2022年3月29日,天丝集团投资兴建的四川红牛生产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四川省内江市经开区举行,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00亩,总投资20亿元,将新建5条红牛饮料生产线以及配套易拉罐包装生产线,设计年产能14.4亿罐。该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底投产,满产后预计年产值约50亿元。作为“红牛”品牌方,天丝集团将加大在华投资,通过不断扩展的在华业务带动当地就业并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致力于让“红牛”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持续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如今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共识日益增强,司法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不仅有效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向世界展示出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