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xylabs 成功案例:如何带领技术团队时间:2022-08-24 管理任何一个团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管理技术团队则尤为困难。这不仅涉及到管理人力资源,而关乎如何应对技术层面的事项。但最主要的是如何专注于实现目标,竭力避免被细枝末节分心。 虽然说没有两个团队是相同的,但某些原则可以给所有团队带来好处,无论其规模是大是小,范围仅限本地还是遍布全球,工作模式是在办公室还是远程。Oxylabs 的产品负责人 Aleksandras Sulzenko 在履行技术团队经理职责的过程中,一直以这些原则为指路明灯,他在本文中分享了自己的体会。 了解技术基本信息 要领导一群开发人员,并不需要自己也精通开发。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他们,与他们打成一片,试着从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要成为成功的经理,就必须与自己的团队高度契合。 作为技术团队经理,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了解直接下属的职责。系统管理员的常见困难有哪些,应对这些困难的最佳实践有哪些?这些与开发人员面临的困难有哪些不同?他们在工作中使用哪些行业术语? 花一些时间至少了解这些基本信息,例如 CI/CD 方法,往后将受益匪浅。当然,Aleksandras 谈的是自己的经历,因为他没有任何技术教育背景,并且在成为技术团队经理之前担任的是客户管理职责。但是,就算是在之前,他也在竭尽所能地了解产品和背景。如今,所有这些知识都能帮助他顺利开展日常工作。 与团队高度契合 如果能在新产品开发之初就加入团队,了解所有技术细节可能会更容易。如果半路接管项目,大家已经在使用一系列明确的术语进行交流。因此,务必阅读能找到的所有产品文档,多提问,消化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以期最终与团队取得共识。 花时间来了解团队中每一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和语言,将有助于推动流程更顺利、人际关系更顺畅。例如,假设有人说,他们会集中精力处理 X 流程。如果您已经了解技术语言,就能很快明白,“X” 牵涉到一小时左右的例行操作,这些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成效,但对于业务连续性至关重要。清楚这一切,有助于您规划任务、设定优先级别并管理时间。 话虽如此,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如果您原本不懂技术,队员很可能在技术知识和技能方面更娴熟。因此,很可能在许多情况下,您需要充分信任下属解决具体难题的能力。 让团队发挥长处 每位经理的首要目标是发现每个队员的最佳特质,并确保这些特质得到充分展现。但是,尽管初衷是善意的,最终也可能变成一种困境。 也许某个员工非常擅长某一特定任务,经理也总是把这些任务委派给这个员工。但要是这个员工早已厌倦这些重复工作,想要承担更加多样化的任务呢?要是这个员工想强化其他技能,而不是反复训练相同的技能呢?要了解真实情况,除了对话沟通,别无他法。 Aleksandras 会定期与所有团队成员一对一对话。“定期”这个词很重要,因为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让真正的问题浮出水面。在每场一对一对话中,他会抱着开放心态,认真倾听。尽管他事先准备了议程,但他总是请团队成员先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种对话能够透露不少重要信息,例如某一成员的工作进展如何,是否对自己的岗位和职责感到满意。当然,有时候,人们并不太愿意在对话中吐露心声。正因为如此,持之以恒非常重要,毕竟,要让团队成员足够信任经理,坦率表达内心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 平衡“支持”和“创新”任务 另一方面,不能让所有人一味只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有些任务哪怕极其枯燥乏味,也得有人去做。 例如,Oxylabs 与网络打交道,而网络是瞬息万变的。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公司有时需要重做不久之前还非常行之有效的一些事项。在这种情况下,要做的工作并不是创建新产品,而只是不断调整旧产品。这些任务与开发新功能之类的挑战性任务截然不同。 产品开发必须随时平衡两个目标:对现有产品功能的支持,以及对功能集的远景规划。这意味着,这两个目标都各自需要得到一定比例的开发资源。要达成理想平衡,让每个团队成员在每个阶段都同时着力于支持和长期目标,并不容易。但确实值得一试。 显而易见,任务委派涉及多个层面。作为经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每个人擅长什么、最热爱什么。还得检查他们的任务是否在支持与创造之间至少达成一定程度的平衡。 先规划,再核实 稍不留神,技术团队就容易被分心。如果团队疲于应付时不时冒出来的小漏洞,就难以专注于主要目标。因此,在规划团队的工作负荷时,还需要格外注意情境切换的概念。 情境切换是我们所有人每天都会遇到的,就是放下一个任务,去做另一个任务。但是,大部分人都知道,这种心理的切换会损害我们的生产力、效率甚至是工作质量。据各种心理学研究,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可能导致高达 40% 的时间被浪费掉,不带来任何成效。因此,规划项目时,务必考虑到一些专注的时段,确保期间不受临时小任务的打扰。 认真对待规划过程。仔细核实各项任务是否以最高效的方式制定,总是有益的。例如,如果完成某项任务需要一星期,就应当考虑是否可以将其拆分为 5 项小任务来逐一完成。这样就能更准确地评估需要多少时间,并且至少能够降低情境切换的一部分风险。 边做边学 尽管技术团队经理可以采用有不计其数的策略、方法和工具,但并没有什么万能的速成之道。最简单的途径就是,保持好奇、开放、勇毅,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学习。这正是 Aleksandras 仍在坚持的理念。 作者:Aleksandras Sulzenko,Oxylabs.io 的产品负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