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无人农场”来了!巨头抢滩的新阵地近两年,无人的概念层出不穷。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无人酒店、无人书店、无人便利店... 所谓的“无人”,其实并非真正的无人,而是新技术代替传统人力,实现更高效、更低成本、更健康环保的产出。 最近,一个大产业又有利好消息,那就是“无人农场”开始要在农业生态链上,扮演重要角色。而这背后,也都看到了巨头抢滩的身影。 京东:从AI养猪到植物工厂 京东在农牧上一直有发力。之前,京东通过AI养猪,引发关注。 AI智能养猪,可以将养殖人工成本减少30%-50%左右,降低饲料使用量8%-10%,并且平均缩短出栏时间5-8天。当前中国每年大约出栏7亿头生猪,按照这个算法,每年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产业降低超过500亿元成本。 而继爆料养猪之后,京东生鲜又甩出了一条重大新闻——自建植物工厂! 植物工厂采用日本水培蔬菜技术,培育出的蔬菜无需清洗即可食用。 植物工厂培育蔬菜的耗水量极低,每颗蔬菜从种子到成菜仅需要500ml水,比一瓶矿泉水的水量还要少,比常规种植节水90%以上;同时蔬菜所需的营养液也是循环使用,整个植物工厂接近零排放,对环境造成的负荷极低。 而在节能环保的同时,高产量、高效能也是植物工厂的另一大特色。以菠菜为例,植物工厂中培育的菠菜平均生产周期约为每年19茬,而普通田地种植的菠菜一年不会超过4茬,普通温室一年也不超过6茬,效率高出3-4倍。 今年12月底,从这里培育出的蔬菜将作为京东自有品牌“京觅”一员,上架京东生鲜线上平台及7FRESH线下超市。 当然,仅仅只是开个农场,不是京东的目的。最后要解决的仍然是将这个一个农场规模化复制给农民。 而另一面,阿里之前也提出未来农场的概念,并不断在加速。 阿里:未来农场 养猪、种菜的也不只京东,这个领域巨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今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推出由阿里云养殖的人工智能猪肉。养殖过程中引入阿里云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各类猪只数量识别、猪群行为特征分析、疾病识别和预警、无人过磅等。 紧跟着6月,阿里巴巴对外发布未来农场计划,表示将在三年时间内,在全球建立包括水稻、棉花、脐橙等9大类作物的首批示范基地。 “未来农场计划”将通过智能离心喷洒技术,减少对药物对作物的重喷、漏喷;AI技术根据病虫害程度,精确计算灌药量,实时校准喷洒。 “未来农场”对作物的选种、除草、播种、灌溉、施药,全都进行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指导,对未来的每一个果实的质量,都能保证。 我们再来看下阿里巴巴怎么种脐橙的。 这里的脐橙与市场上的很不同,糖酸含量更多,最高可以达到16,据说这样的橙子营养价值会更高,属于真正的"绿色水果"。 脐橙质量这么好,主要原因是有阿里巴巴的多项"黑科技"加持,而这些"黑科技"统称为"农场大脑",指导着农场的"一体化灌溉"。 一般农民种植脐橙时都采用大水漫灌方法,未来农场运用了先进的"滴灌系统"法。这种方法是无污染的环保灌溉方式,不仅能节省一半以上的电力,水力,连用人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了,据悉这种灌溉方式在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推行使用。 阿里用"黑科技"AI人工智能控制无人机,保证让每个脐橙得到均量营养,这样口感自然就更好了。 当然,农牧业领域国内外的巨头都在切入,只不过这个行业变革的驱动主要依赖技术,门槛非常高。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的趋势,就是农牧业也是变革在即,以后的农民不再是体力劳动,而是会成为“新农民”。有可能实现一人就能管理整个农场。 而“无人农场”相信只是这个大产业变革的第一步。正如我们之前所说,这个领域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