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最新资讯
更多
  • 缤纷潮聚 睛彩同行 霞飞诺集团&am

    ((2025年4月29日,中国合肥 )今日,来自意大利的全球领先眼镜品牌公司霞飞诺集团携手中国眼镜行业的翘楚企业安徽易视宝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在合肥联袂举行宝丽来

  • 世纪联华·正大集团泰国榴莲嘉年华暨战略合

    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深化两国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同时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4月30日,由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股份与正大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泰国榴莲嘉年华暨战略

  • 可心柔荣获CIC灼识“保湿纸连续八年全网

    近日,可心柔获得由知名权威咨询机构CIC灼识授予的“保湿纸连续八年全网销量第一”市场地位确认证书!保湿纸:洞察人群需求,实现品类创新传统观念中,保湿纸是母婴群体

  • 华润万家焕乡计划之百家基地建设,正大鲜鸡

    千载葱茏崇明,耕耘生态底色。4月22日,华润万家“百家基地建设”——正大鲜鸡蛋养殖基地正式揭牌。华润万家总经理奚勇、华润万家首席财务官阳红霞、华润万家副总经理陶

  • 新华网携手红餐网推出《舌尖上的经济浪潮》

    4月30日,由新华网与红餐网联合推出的专题《舌尖上的经济浪潮——餐饮产业透视》正式上线。该专题立足餐饮产业前沿,通过全景式调研、深度访谈、数据可视化及案例解读等

  • 山野悦己季,萃雅让东方美学融入日常

    清晨的露珠还缀在四川绵竹中国玫瑰谷的花瓣上,萃雅(Beautrio) 觅境寻真,以花悦己 玫瑰溯源活动已拉开帷幕。万亩花田在雪山融水的滋养下生机盎然,这场别开生

  • 一支“绿色心情”国民雪糕,用“绿色魔法”

    近年来,绿色环保的消费选择,成为大众热门话题,越来越多消费者正在践行低碳、可持续的生活理念。在这之中,国民雪糕品牌“绿色心情”通过开展包装回收再生、公益净水合作

  • 海柔创新助力美西风格服饰零售企业Boot

    海柔创新作为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专家,一直致力于服务全球客户,为全球鞋服、零售、电商、汽车等行业客户提供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 近期海柔宣布与美式西部牛仔服饰经典品

  • 挪瓦咖啡海外首店落地墨尔本,迈出全球化布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8日,中国咖啡品牌NOWWA挪瓦咖啡海外首店正式登陆澳大利亚墨尔本,开启海外市场拓展新篇章。据悉,挪瓦海外首店位于墨尔本维多利亚州伊丽莎

  • 第34届INTERWINE中国(广州)国

    中国酒类市场发展迅速,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放眼全球,各国 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酒类,其在全球 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商业合作具有举足轻重的

详细内容

一条、十点读书、日食记,超3000万粉丝的大V为何都开实体店?

一条、十点读书、日食记:坐拥超3000万粉丝,“出走实体”背后的逻辑!


电商走向线下已经不足为奇。前有淘品牌起家的茵曼、韩都衣舍、坚果代表品牌三只松鼠,还有电商平台小红书。


而今年,又集中爆发了以内容电商为代表的品牌一条、十点读书、日食记纷纷出走实体。


为什么把这3个大V放一起讲,它们都有着相似的共同点:


1、都享受到微信公号的红利,坐拥超3000万粉丝群。

2、在各自领域,提倡生活方式。

3、都是从内容开始,到做电商,再到做实体店。


很多人说他们是跨界,但从内容到电商再到实体这条路真的好走吗?线上流量能为其带来多大影响力?今天,我们来聊聊这背后的逻辑与思考。


  一条:精品内容+生活良品  



一条每天报道美好的生活方式,采访了全球1000多位,顶尖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作家、匠人……每一个故事都经过实地探访,在线上,一条对内容的把控非常严格,每条三分钟左右的视频制作周期平均要三周、最长的可能要半年时间。


由于对内容的高要求,一条一经推出就获得大量粉丝喜爱。2014年9月,“一条”上线,仅15天,粉丝即破100万;一年后,粉丝数已经达到600万。到今天,一条已累计完成6轮融资,京东也入股,估值5亿美金,全网粉丝数达到3500万。


当然,坐拥超3000万粉丝,直接带来的便是广告收益。目前,一条一年的广告收入已经增长至2亿元,对应的毛利率也高达90%。


可以说,做到这个份上,这确实是门“好生意”,但这仅仅还只是生意,承载不了一条的大野心。


“广告做到两个亿,差不多就到极限。我不想把一条做成广告公司”,曾经甚至因为广告的气质与一条的格调不符,就废掉了3个价值1700万元的广告单。”创始人徐沪生说。


广告公司是有天花板的,位置就那么多,自己并不是平台,不能向今日头条那个做流量分发,那是大市场。仅仅依靠自己的这些流量,还是小生意。


于是,2016年,一条开始了内容电商之路。


一条旗下电商平台“一条生活馆”,汇聚2500个优质品牌,10万件生活良品。2016年5月上线,月收入即超1000万元,2017年1月达到5000万元,如今每月商品销售收入已破1亿元。电商1年卖货就超10亿。


“一个内容公司转型电商,并不是让做内容的人去做电商。你要组建专业的电商团队、技术团队。内容团队做的是选题,电商团队做的是选品,背后是同一个标准,同一个生活方式。”创始人徐沪生说。


确实也是对选品的差异化和高要求,加上3500万的高质粉丝的购买力,让其从众多电商平台中冲了出来。




电商取得的成功,让其对开实体店有了底气。


今年9月,一条的实体店在上海正式开幕,而且是三店同开。


“双11”,一条的产品销售额达到8800万元,今年“电商+线下+广告”的收入预计近20亿元。







在线下,每一件商品也按照“爆款”的标准设定,要求满足“高性价比——优质不贵、设计颜值——生活美学、日用高频——提高复购、小众品牌——市面稀缺”等几个标准。


“这也许是下一波最大的流量红利。从线下获客,成本远远低于线上,而且更加精准,复购也一定会高很多。”徐沪生认为。


一条目前已经拥有600人的规模。其中,内容100人,电商近300人,技术和产品200人。线下每家店25人左右。看来,一条是要ALL IN新零售了。


  十点读书:咖啡+书店  



去年A轮融资6000万,估值接近4亿,公司年纳税额超1000万。主号“十点读书” 每日推送几乎篇篇10万+,日均阅读量700万+。旗下10个矩阵号,全网粉丝合计4000万+。


以“十点文化”延伸出的课堂、电商等。仅去年,十点课堂平台上线了30个课程。积累了80万付费用户,即超级用户。普通用户在十点读书阅读文章,超级用户在十点课堂里购买课程。目前,付费用户超百万,流水过亿。


而就在11月23日,这个全网拥有4000万+粉丝的十点读书,开了全国首家书店,正式布局实体店。




为了选出最好的书籍,十点书店的选书师们在选书时直接把自己关在地下仓库里,整整两周不与人交流,将自己完全投入其中,才最终从20万册书中选出了2万册。从生活美学,到人文社科 ,再从商业趋势,到技能学习,也有老师到线下进行授课。


为什么选择做实体店,他们是这么考虑的。


第一,现在线上的获客成本普遍提高,用户增长变缓,他们需要通过线下书店这个渠道找到一个新的流量入口。


第二,十点读书想打造服务1亿家庭用户的文化生活品牌,长远考虑,书店是势必做的板块,这与十点读书的核心目标相关联,服务的也是同一拨用户。


第三,新零售趋势下,他们希望用户将线下作为入口,然后回到线上实现复购,和十点读书发生更多的关系,增强用户粘性。


他们计划未来三年内开30-50家十点书店,要做成中国最好的新零售书店。


  日食记:美食+生活方式  



日食记,一家美食自媒体。自2013年上线以来,视频点击量累计逾70亿,文章阅读量累计超5亿,以充满人情味儿的美食故事打动了千万人的心和胃。449万人,因为萌猫酥饼而成为“云吸猫”人士;1275万人,跟着姜叔学做了人生第一道菜;3500万人,日常就着 “日食记”视频下饭。


每集五分钟的美食视频,通过展示不同场景下“一人一猫一美食”的生活方式,在豆瓣评分高达9.1分。如今,日食记已成为头部美食IP,粉丝量超过 3500 万,每集评价播放量2000万。


在2017年底完成数千万人民币B轮融资后,日食记启动了线下体验店计划。10月,日食记第一家实体门店登陆上海南京路商圈。


门店日系“性冷淡”风,被划分成了四个区域,分别是水吧、面档、零售区和线下活动。结合不同的主题区域,日食记团队一共挑选了100个左右的SKU,其中以直营产品居多,并保持每月更新。









同时,日食记的天猫旗舰店及微信小程序同时上线。


创始人姜老刀说:拓展线下,获取流量,制造场景的最根本都是在检测日食记这一IP的扩容性有多大。


我们看着3个案例,在布局的路线上,几乎类似。然而基因可能却完全不一样。


《零售商业评论》认为,大V开实体店,主要还是依赖于他们的线上流量和已经形成的IP影响力为他们的实体引流。而目前来看,会偏向两种类型。一是做体验店,线下只要不亏本就行,目的是强化品牌、做服务和增强粉丝粘性。还有一种是真想着线下能全面爆发,但这种很考验经营能力和基因,毕竟线上经营和线下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能写好美食内容的,不一定能经营好餐厅。能介绍好书的,不一定能开好书店。这就是根本。之前大IP同道大叔开的星座咖啡馆也最近倒闭了,就是说IP一定只是催化剂,线下核心还在于产品及经营。


目前来看,因为这3家开店时间都还不长,很难用数据看出效果,但可以说肯定不易。所以本质上,我们并不认为这3个IP线上流量能给线下实体店带来多大爆发量,其关键还在于线下的业态呈现。首先要考虑的反而是如果脱离掉现在线上流量,单店的存活能力。如果线下流量还是做的很好,再加上线上粉丝粘性,将有可能成为新零售的代表。


无论怎么说,我们还是希望看到更多的创新性的模式能不断涌现,这样才会给市场带来新机会。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