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详细内容

小米的“黑色7天”!股价大跌

从9月下旬开始,在港交所上市的科技公司遭遇了罕见的一波跌势。

港交所市值最高公司腾讯控股(00700.HK)最近7个交易日下跌,而小米集团(01810.HK)也同样如此。9月21日是小米公司最近一个飘红的交易日,当天小米涨1.7%,收于16.8港元/股,之后7天也是连续下跌。

10月4日,小米再跌2.55%,收于14.5港元/股。当天恒生指数也下跌1.73%,至26623点。科技股跌幅更大,金山软件(03888.HK)也跌去2.69%,跌幅和小米相当。

小米7月9日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发行价为17港元,与发行价相比,小米已经破发近15%。

在上市后,小米市值一度也有蜜月行情,短短几个交易日曾经涨至盘中22.2港元/股,而今日跌至14.5港元,也是创下新低。

小米总股本大约为248.9亿股,这意味着,在此期间,小米市值蒸发掉1916亿港元,接近2000亿港元。

即使是最近7个交易日,从16.8港元跌至14.5港元,市值也蒸发掉572亿港元。

小米董事长雷军持有公司股票大约29%,同期身家最高蒸发掉556亿港元;仅仅最近7天就损失166亿港元。

小米上市前,董事会在雷军“不知情”情况下,奖励雷军近百亿元股票,该部分股权也是同期蒸发。

“巨额红包”后遗症

小米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很多投资者说看不懂。

在国际财报准则下,今年二季度,小米实现收入452亿元人民币(如无标明,单位下同),毛利57亿元,经营亏损76亿元,但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46亿元。很多投资者不禁要问,小米二季度到底是赚钱的还是亏损的?

之所以如此让人费解,是因为小米财报中出现了两个百亿级的异常因素:104.57亿元的行政开支和225.32亿元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4.57亿元的行政开支,是去年同期2.29亿元的44.7倍,也比今年一季度的4.65亿元多了近22倍。

根据小米集团CFO周受资的解释,行政开支猛增,主要是因为小米在上市之前给创始人雷军发了一笔高达约99亿元的巨额“奖金”。

小米招股书显示,4月2日,经董事会提议,小米公司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0.000025美元的价格,向雷军控制的Smart Mobile Holdings Limited发行约6396万股B类普通股。作为股权激励,价值近99亿元的股份,雷军仅需象征性地支付1599美元就可获得,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但是,这99亿元和1599美元之间的差价,却要计入小米的当季报表。在小米发布的二季报里,这笔费用被归入了“行政开支”。仅这笔巨额奖金,就给小米二季度行政开支增加了98.3亿元。

耐人寻味的是,小米给自己老板发“巨额红包”,选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时间。

根据小米在港交所披露易网站披露的资料,小米是5月15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的,招股书披露的是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财报,而小米是在4月份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因此这近百亿元的开支,没有计入其一季报,这使得小米2018年一季度实现经营利润33.6亿元,让雷军在IPO路演阶段,保住了“2015年以来,我们的经营利润一直为正”的体面。

小米成功登陆港交所后,小米股价冲高乏力,市场人士认为,这跟市场担忧这笔巨额开支拖累小米二季度业绩不无关系。

巧妙的“抵消”

就在市场为小米上市后首份财报捏了一把汗的时候,小米不仅没有发布“盈利警告”,期内净利润甚至实现扭亏为盈,从一季度的亏损70.27亿元,转为二季度盈利146亿元。

“雪中送炭”的是一项名为“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的变动”(下称“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的指标。

二季度,小米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高达225.33亿元!这225.33亿完全抵消了那笔百亿元奖金的影响,令小米在2018年二季度甚至上半年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据上证报了解,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主要是新经济公司在上市前的数轮融资中向股东发行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增加带来的。所谓的“公允价值”即投资者自愿将手中的“优先股”等资产进行交易的价格,可简单解释为某段时期内资本市场给予企业的估值。

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通常在当期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内计量为负债。相应报告期内,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的增加会在同期的合并收益表中确认为亏损,反之则会确认为收益。

事实上,在今年二季度财报之前,小米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几乎都确认为亏损,并且这项亏损近三年来快速扩大,由2015年的亏损87.59亿元增至2017年的亏损540.72亿元。

有市场人士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新经济公司在赴港上市前都会经过数轮融资,公司的估值也在每一轮融资中持续攀升。

如小米在2010年完成A轮融资时,估值仅约2.5亿美元,到了2014年,小米完成F轮时,其估值已达到约450亿美元。今年初,市场一度传出小米的估值预计达到1000亿美元。

小米估值的急速膨胀自然导致优先股公允价值增加,在财报上体现为这一指标的亏损扩大。同样,这也是造成新经济公司上市前财报出现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今年二季度,因为估值遭遇下调,小米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就由亏损转为收益。

估值回落的部分让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以收益的方式计入小米的合并收益表。这不仅抵消了小米在4月2日时确认给雷军的股权激励带来的影响,还增色了期内利润。

不过,随着小米成功上市,优先股已经转化成普通股,小米未来将无法再用“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来调节财报。

之后几个交易日小米开始上涨,最高曾经涨至22.2港元/股,距离发行价涨幅30.38%,市值一度达到5525亿港元。

随后小米就开始进入下跌通道。至今日收盘价15.02港元/股,小米距离最高价22.2港元,已经累计下跌超过32%,同期小米公司市值也跌落至3738亿港元,蒸发1787亿港元。

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雷军是小米实际控制人,直接持股比例为28.87%,这也意味着雷军所持股票市值同期也蒸发515亿港元。

另外,小米在上市时引进7位基石投资者,持股比例分别是:国开装备产业投资基金认购3047万股、天海投资有限公司认购1385万股、中国移动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认购4616万股、CICFHEntertainmentOpportunitySPC认购8824万股、CMCConcord认购1294万股、GrantwellFundLP认购1454.4万股、QualcommAsiaPacificPte.Ltd.认购4617万股。

以中国移动持股4616万股为例,目前持股亏损比例为12%,浮亏超过9200万港元。另外,雷军朋友圈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自爆,在小米上市当天买入股票价值10000万美元,若没有抛售,目前也亏损1200万美元。

今日,港股恒生指数也下跌2.38%,航空股和银行股领跌,中国国航(00753.HK)跌超过5%,工商银行(01398.HK)跌超过3%。科技股难以幸免,腾讯(00700.HK)下跌1.92%,美团(03690.hk)跌2.98%,三大科技股中,小米领跌。

当前美团市值为3663亿港元,距离小米市值3738亿港元差距只有75亿港元。

在福布斯网站中国富豪榜上,雷军已经滑落到第九位,被网易(NASDAQ.NTES)创始人丁磊超越。当前首富已经由恒大(03333.HK)主席许家印变成阿里巴巴(NYSE.BABA)主席马云。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