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值超千亿!学不会的海底捞究竟有什么秘密?在餐饮界的质疑和惊诧声中,海底捞最终还是执意以高市盈率和高定价闯关,在递交申请书4个月后登陆港交所上市。 9月26日,海底捞如期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6862.HK。招股价17.8港元,市盈率70倍,虽然如此,但开盘后仍上涨5.62%,报18.80港元/股,盘中涨幅一度扩大至10%,总市值超千亿港元。然而值得琢磨的是在当日收盘时,海底捞险些跌破发行价。而在上市首日险些破发的背后,海底捞难以撑起70倍市盈率实体困境也逐步显现,自称“火锅王者”的海底捞这种疯狂IPO态势还能延续多久备受关注。 入场费1.8万港元创新高 自称“不差钱”的海底捞似乎正借助上市大捞一把,不但刷新港股历史上入场费最高的新股纪录,而且也开出了史无前例的高盈利率。 9月25日,随着港交所的大锣再次被敲响,海底捞这个中国火锅餐饮集团排名榜首的火锅大佬如期正式登陆港交所。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海底捞IPO发行定价为17.8港元,每手1000股,即投资者最低入场门槛费用达1.78万港元。这一价格高于早前上市的歌礼制药的1.6万港元,成为香港史上截至目前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 海底捞上市之后的8分钟,一度冲高至19.64港元,市值突破千亿港元。海底捞市值相当于8个呷哺呷哺。但下午三点半,海底捞股价险些破发,每股17.86港元。而收盘时时跌至17.82港元,并没有实现业界所说的逆袭,全天仅上涨0.11%。 从各种迹象来看,海底捞此次IPO获得了国际资本的认可。据了解,国际发售方面,分配给国际发售承配人的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3.86亿股,可最多超额发行6367.9万额外股份,相当于全球发售初步提呈发售股份的15%。其中,基石投资者高瓴基金和Greenwoods均已认购3968.3万股股份,MSAL及MSIMInc.、SnowLakeFunds均已认购3527.4万股股份,WFAsianSmallerCompaniesFundLimited已认购1543.2万股股份。 市盈率达70倍 “从开盘首日的发展形势开看,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海底捞的估值似乎一点都不为过。”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70倍的高市盈率太吓人,不但是目前腾讯控股市盈率两倍,更是茅台市盈率的2倍,而且是同行呷哺呷哺近3倍的市盈率,确实吓到了投资者。 《华夏时报》记者看到,在海底捞最高点时,海底捞的市盈率接近80倍,而开盘价海底捞市盈率就是70倍。按上市首日收盘价17.82港元计算,公司估值高达944亿港元,对应2017年11.94亿元净利润,市盈率高达64倍。 根据海底捞招股显示,海底捞2017年营收106.37亿元,最近三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9%;2017年净利润11.94亿元,最近三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5%。其年度利润由2015年的4.12亿元增至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5%;整体翻台率由2015年的每天4.0次,平稳增加至2016年的每天4.5次以及2017年的每天5.0次。 不过,海底捞这一高翻台率数据正在逐步下滑,从一天 5 次下降到了一天 4.9 次。而海外更是猛跌,海外门店的翻台率从 4.4 次/天骤降到 3.7 次/天。 “在海底捞内部,人员成本从来不应该从成本的角度去考虑,而恰恰是我们最宝贵的价值。”9月11日,在海底捞全球发售新闻发布会上,海底捞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勇说,创立24年来,海底捞只做两件事:一手抓员工、一手抓顾客。 海底捞的秘密就在于,两件事合成一件事——让员工给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海底捞的“变态”服务已成为各行各业学习的标杆。等位时免费擦皮鞋、美甲,一人食时作伴玩偶,给外地顾客送特产等,用网友的话说:“海底捞的服务员是有毒的。” ▲海底捞提供的美甲特色服务 服务的基因从海底捞诞生起就烙下了。 1994年,四川简阳的一条街上,两对夫妻、四张桌子、8000元现金,就开出了海底捞第一家店,名字源自四川麻将。 当时,二十多岁的小火锅店老板张勇发现,火锅店味道大同小异,但优质的服务能让自家店脱颖而出。于是,帮客人带孩子、拎包、擦鞋、送酱料……只要顾客有需求,海底捞就做。这一招让其他火锅店毫无招架之力,纷纷关张走人。 海底捞走出四川简阳时,把“服务第一”的口号喊得响亮,令中国消费者耳目一新,从而迅速打开市场。 产品标准化不难,服务标准化很难,主打极致服务的海底捞标准化更难。 白手起家的张勇,信奉“用双手创造命运”。他深知,当海底捞开始扩张,复制的不是店,而是人,勤奋、努力、能为顾客提供极致服务的人。为此,海底捞花了20多年,论证如何将人力资源体系打造成公司核心竞争力。 现任海底捞COO的杨利娟,就是张勇一手带出来的,18岁不到进海底捞当服务员,1年后当上店经理。当海底捞西安店出现经营困难,21岁的杨利娟临危受命,按照张勇的指示,“重拾海底捞的核心理念——服务高于一切”,短短两个月将西安店扭亏为盈。 今天的杨利娟,仍是张勇战略的坚决执行者和维护者。 海底捞2017年的扩张步伐明显加快,当年新开设店铺98家,而此前两年加起来才68家。但它并不打算放缓脚步。海底捞称2018年计划开设180至220家新餐厅(截至提交招股书时已开出47家),并表示有着超过200人的“后备店经理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