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便利店+“外卖”,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抢食!这3年内,便利店牵手外卖平台,已成新常态。 2015年2月,全家便利在其1000多家门店中挑选了大概280家与百度外卖开始合作; 2016年,重庆7-Eleven也接入了美团、京东到家等平台; 今年2月,全家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的212家核心地段门店入驻京东到家,计划到今年底,还会有500多个全家便利店陆续入驻这一平台。 近日,又是711。北京市所有7-11便利店门店已全面接入美团外卖平台,门店内大部分商品都会在美团外卖平台上线。 ... 便利店一时成了香饽饽。 美团 近日,北京市所有251家7-Eleven门店已全面接入美团外卖平台,上线的商品SKU数为1000多种。 对于便利店内销售较好的热餐、好炖等产品,顾客可在下单时提出加热要求,门店会进行加热处理后再配送。一些冷藏冷冻食品也会与冰袋一起配送到客人手中,确保配送温度。 事实上,在7-11便利店接入美团外卖之前,就在京东到家上线,开启了线上布局。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6年初,7-11便利店就接入京东到家,到2018年1月,其销售额同比增幅已达到400%。 7-11也是尝到了线上流量的甜头。当然,除了7-11,美团平台上还有全家、罗森、好邻居鲜生活、京东便利店等,也有家乐福、卜蜂莲花为代表的大卖场。这里举例711也是个典型代表。 除了美团,另一大外卖平台饿了么也在全面发力。 饿了么饿了么近日联合零售通开辟天猫小店线上运营新模式。零售通的供应链优势,加上饿了么的本地生活流量入口和分钟级配送,将打造全面智能的商家服务。 作为本地生活即时配送体系代表的蜂鸟配送,不再仅服务于餐饮外卖,而是向阿里各路新零售纵队输出运力。这意味着,蜂鸟即将“一飞冲天”,全面融入阿里新零售“分钟级配送”。 蜂鸟配送平台成立于2015年,已有超过300万人加入蜂鸟骑手行列。蜂鸟在全国分布有3000个配送站点,结合饿了么内部孵化项目“未来餐厅”的数千家线下实体店和联营便利店,蜂鸟已逐步建立起下沉到社区一线的外卖前置仓网络。 借势饿了么线上的大流量口。传统便利店或迎来全面转型的风口。 就目前测试数据来看,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此前的首期试点中,天猫小店日均销售额和日均单量都增长到原来的3倍。 据介绍,该经营方案不仅有适合外卖场景的商品类目排布、满减设置,还通过零售通引入优质品牌,让利优惠,吸引客流。 线上流量对传统便利店帮助究竟有多大?我们来看个实例。 一个名叫邻几便利的连锁店,借助饿了么平台,实现单店交易额增长4倍的业绩,走出了一条“弯道超车”的新零售之路。在刚刚过去的6·18大促中,邻几便利更是创下单日16000单的全国纪录。 “订单是跟‘洪水’一样冲进来的。” 618大促成绩,“当天就接了近500单,营业额近两万块,是平时的三倍。”据统计,大促期间,饿了么上44家邻几便利店创下16000单的全国纪录。矿泉水、冰棍、啤酒几乎被搬空,共卖出4578瓶怡宝矿泉水、4130根蒙牛大随便冰棍、4069瓶农夫山泉。 由“蜂鸟专送”在用户下单30分钟内配送上门 大多便利店在夜间往往顾客稀少,上线饿了么后,夜间效率有了显著提升。目前,邻几便利晚上9点到凌晨2点的线上订单占比已经占到全天的30%,超过了线下夜间的订单比例。 美团、饿了么作为外卖领域的2大巨头,占据了线上很大的市场份额,然而,还有一个线上流量巨头的不容忽视,那就是京东到家。 京东到家 目前京东到家入驻的便利店总数超过4000家,此外,今年初,京东到家上所有便利店业态的销售额(GMV)超过了去年同期的3倍。 同时预计今年内共会有500多家全家便利店以及3000多家7-11和罗森便利店入驻京东到家。 而看总量,京东到家目前已覆盖全国400多个主要城市,服务超过120万商家用户和超5000万个人用户,日单量峰值达到千万级。 最后1公里之争 当下,最后1公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2017年,大润发、乐天玛特,欧尚,卜蜂莲花,麦德龙,杭州世纪联华,新华都购物等接入美团外卖。美团外卖APP上出售的商品包括蔬菜水果、零食、日用品等,基本涵盖了商超线下门店所有品类。 也可以看出,便利店已然成为了各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争相抢夺的一片“新土壤”。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在北京联合推出《2018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连锁品牌便利店行业增速同比达23%,门店数量来到10.6万家,市场规模超过1900亿元。 商务部在2017年第四季度发布的《中国便利店景气报告》则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便利店行业整体景气指数为71.28,环比第三季度上升2.03,便利店的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 零售商业评论参谋长认为,目前便利店线上线下流量的整合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给消费者一定的反应时间。但对于传统便利店,一定会是一个冲击。实际这三大巨头解决了传统便利店的核心问题,1、供应链价格和效率问题。2、线上流量问题。3、配送效率问题。短期内看不出有啥大影响,但却会很快带来变革。所以,现阶段便利店经营者要早点改变自己的思维,拥抱变化。 |